Loading...

为了得到更好的浏览体验,请竖屏浏览!
若切换为竖屏后此提示未消失,请刷新页面

首页 > 书院教学 > 书院从游 > 从游师说 > 正文
郑丽丽:我们要以“学”为中心
来源: 发布时间:21-03-18 16:47 点击数: Views

导师介绍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 CAREER奖获得者。2000年至2008年任职于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机械工程系,2005年获聘副教授(终身教职)。2008年9月清华大学“百人引进”,任职航天航空学院教授,2019年5月转入清华大学航空发动机研究院。

  长期致力于高等教育教学人才培养。自2015年起,任教育部航空航天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负责设计与建设了航天航空学院的本科生课程“工程实验科学及设计”,将传统的“课程讲授和封闭实验”与“开放创新能力培养的专题设计与制造”有机结合,培养学生不仅懂实验、会做实验,而且会设计实验的全方位能力。


01

关于学:能力比分数更重要

  同学们刚刚结束下午高等线性代数的模拟考,周末将迎来大学阶段的第一次期中考试。郑老师不禁回忆起自己的大学时代,“那时候我们也会做吉米多维奇。为什么去做呢?倒不是为了应付考试,我们觉得有趣,于是一群人围在一起攻克一道题。”讨论的过程,训练的其实是数学逻辑和思维。

 “我们那时候课没有那么多,但是都很难。”郑老师在中科大读书的时候,上的是物理系的物理课、数学系的数学课,需要花很多时间自己去钻研。“我希望你们可以有足够的空间去学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而不是仅仅为了考试。”

  在分数之外,郑老师更看重学生多方面能力的提升。

  郑老师曾经有四个学生利用大二的暑假时间,设计并制作了一个新的集成小型化风洞,获得清华大学“学生实验室建设”一等奖。谈到如何组织起这四个学生的团队,郑老师回忆起那学期的工程实验科学及设计课程的展示,当教室里的同学们都在叽叽喳喳讨论的时候,一个同学喊了一嗓子,全班都安静了下来。“我觉得这个同学很厉害,就去找他,问他感不感兴趣,后来就由他组织了。他的绩点可能并没有多高,但是这种组织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是可贵的。”郑老师希望同学们都能发展自我意识,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长处,多去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

  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能力也尤为重要,“交流能力并不是体现在交流时间有多长,而是能让别人可以听懂自己的语言。”在郑老师看来,学科交叉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不同专业领域的人才在一起合作,尤其需要大家善于沟通。

  郑老师认为,教学要以学为中心,建立以学生的能力发展为标准的评价体系。如果以教师为中心、以考核为中心,而没有以学生的能力发展来评价学生,同学们难免会在这样的考核制度下对高绩点趋之若鹜。

02

关于教:师生一起读书、一同创造

  虽然行健书院都是理工科的学生,但郑老师建议大家也要读文科的书,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有时候陷在本领域里思考问题会跳不出来,但是站到外面,别的学科领域会给予新的启示。”但是同学们却经常没有时间读书,郑老师认为,老师要给学生足够的自由支配时间,并引导学生们去读书。

  郑老师在中科大读书的时候,学习氛围很强,身边的老师都是大师。当时出国读书还没有要求英语考试。到了剑桥之后,她的导师对她说:“没关系,慢慢来。”在导师的指导下,大家开始共读一本书。导师和她讲英语,一开始很慢,后来不断地加快语速。直到有一天导师用正常语速和她交流,并且问她“听得懂吗”,她这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么长时间导师一直在训练她的英语。

  “这就是完全‘以学为中心’,你缺什么,老师帮你补什么。”郑老师说。

  从美国回来之后,郑老师在航天航空学院一直致力于教育教学改革。她负责设计了“工程实验科学及设计”课程,这是学生进入航院之后的第一门实验课程。和坐在教室里听课的传统课程不同,同学们需要用自己学到的知识去做一个实验测量系统。“其实同学们都学过实验技术,但是不会用。”郑老师希望借由这门课,根据学生的专业背景设计个性化的实验,让学生们“真枪实弹”地感受实验系统。

  在实际的动手操作中,在面对真实的困难和问题的时候,知识和能力才真正地被掌握。“我们会在周末开放实验室,鼓励学生去实验室玩。”郑老师将实验仪器称为“very expensive toy”,希望同学们在玩的过程中得到发展自我的机会,培养知识运用的能力。

  郑老师还介绍了“设计与制造”课程。如果说第一门实验课是从实验技术上纵向提高同学们的动手和创造能力,这一门则致力于实现横向跨越。在这门课上,学生需要全流程地感知产品的设计、制造与应用。如何让自己设计出来的东西可以推广到实际应用中?这对同学们的全方位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这类课程的建设,正是郑老师对“以学为中心”理念的贯彻——设计有利于提高学生能力的课程,让他们更全面地成长,也更快地找到自己的兴趣点。在她看来,“书院”是一个大家一起读书学习的地方,而不是老师只负责讲课、让学生听“天书”。课程的开展,离不开同学们的积极参与和老师的设计开发。

03

关于未来:树立志趣,强化基础

  开学以来,郑老师和五个同学已经见了两次面。初次见面,郑老师和同学们在教师食堂吃饭,通过闲聊认识每一个人。第二次他们约在独峰吃西餐。“我是觉得他们在大学里面应该了解一些文化,比如西餐礼仪。下次等大家考完试,我们要深入谈谈之后的规划。”

  郑老师谈起自己小时候,她一直都有一个坚定的“科学家”梦想,所以大学报考的专业就是近代力学,从中学开始就努力学数学和物理。郑老师认为,大学需要传授知识,也要培养我们作为中国公民的社会责任。她希望通过和同学们的交谈,帮助他们将兴趣和志向结合起来,制定个性化的规划,“并不是每个行业都能赚钱,但是你们的人生也并不是靠赚钱来维持的。”

  “志趣”是郑老师反复提及的一个词。所谓“志趣”,正是志向和兴趣的结合。光有兴趣是不够的,还要有志向的支撑,这样哪怕遇到困难也会坚持下去。而进入科学研究领域,一定要拥有志趣和信念。

  “我和我丈夫之前都是在国外的大学任教,过得也很好,但是我们同时选择了回国。有些人会很不解,但是我们确实是想回来为国家做一点贡献,并不能只考虑个人利益。”郑老师发现我们现在的社会有点功利化,这并不利于我们国家的发展建设,她希望大家从社会责任的角度去考虑职业生涯的规划。

  郑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了用流体力学的知识为人的内脏建立起力学模型,进而促进了医学难题的解决的案例。在她看来,坚实的理科基础有利于更有效的工程实践。“所谓强基,一定要加强基础,我们要回归科学研究的重要性,不能忘了基础科学和我们的初心。”她提醒同学们一定要打好数理基础,同时有意识地关注工程问题,将知识转化为应用。“技术对国家安全很重要,我们不能跟着别的国家走,一定要有自己的突破,而突破就要从基础开始。”

  在郑老师看来,所谓为学,提高能力比应对考试更重要,在大学里不仅要学习知识也要体验文化;所谓为人,要尽早地树立志趣,在志向和兴趣的双重驱动之下建立人生规划。

书院这个大家庭以学生为中心,教学以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为目标。郑老师希望同学们可以找到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在书院发挥个性、尽情生长,成为对社会有所贡献的人。

(供稿:黄文静)

相关新闻